在“十一五”期间,中国体育彩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至强的快速发展过程,在学科梯队、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显著,建设了新能源材料及器件、功能无机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3个学科方向队伍与相应的实验室,形成了相应的3个稳定的学科团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学术队伍
经“十一五”期间建设,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9名,其中博士9名,硕士6名,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6名(不包含在读博士2名),比例为60%。35岁以下青年教师6人中5个拥有博士学位、6人拥有硕士学位。
2.科学研究
2006年以来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横向合作项目17项,目前在研项目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2006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6篇,其中被SCI收录41篇、被EI收录54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科研教研成果奖5项。
3.人才培养
本学科本科专业有3个,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近5年来共招收本科生1308人。材料学科一贯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5年共有255人考上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人数比率逐年攀升、2011年约占毕业生的50%,历年平均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近5年来本科生在湖南省基础化学实验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特别是2011年在湖南省大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竞赛总成绩列全省高校第二名。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过85%,六级通过率达43%,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本科生跟随教师从事课外科学研究以第二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1篇,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4.条件建设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为了贯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十分重视材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学科设有3个专业实验室和11个创新研究室,实验室总面积2350m2,仪器设备总值95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达15件。学科在东莞、娄底等地建有6个科研和教学实习基础。学科建有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资料室,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专业文献资料,每年购进500余册(件)图书资料。学科为每位硕士和副高以上人员设有创新研究室,配备计算机和网接口以及科学研究所需常规设备。XRD、TG-DTA等精密仪器实行共享制度。学科有专用的学术报告厅,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5.学术交流
学科每年举行专题学术报告会和研究讨会,如聘请福州大学程贤甦教授、湘谭大学王先友教授、娄底红太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周红阳博士等8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开阔了材料学科师生视野、活跃了学科的科研气氛。学科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其中全国性学术会议4人次、国际性学术会议6人次,合计达10人次。
6.社会服务
娄底市是一座新型工业化城市,十一五期间,材料学科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融入娄底市工业的快速发展之中,先后与娄底市红太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娄底市辉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了相关企业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本学科为娄底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83名本科毕业生先后在红太阳电源技术公司、辉宇科技有限公司、星鑫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等就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7.优势与不足
材料学科虽然是湖南省部分重点高校的优势学科,但也是学院类普通本科高校的弱势学科。针对重点高校毕业生去中小企业就业较少的情况,为便于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材料学科着力建设与大力发展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无机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3个学科方向,在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比较显著,使材料学科在湖南省省属地方高校中具备了一定的比较优势地位。
(1)学术团队较强,学术带头人在省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团队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学术带头人郭军教授,男,1964年生。理学博士,教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校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要从事层柱状无机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制与性能研究工作。
先后作为第一参与人参加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湖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重点课题1项,主持与主要参与包括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课题、娄底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十余项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包括在Catalysis Letters、J.C.S.Faraday Trans.、Transition Metal Chemistry、Polyhedron、Journal of Catalysis、Chinese Chemical Letters、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应用化学、石油化工、化学研究与应用、化学物理学报、有色金属学报、电源技术、分析测试学报等国内外权威专业学报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此外,主持与参与湖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6项,在教育评论,高教发展与评估、高教探索、江苏高教、教育与职业等杂志上发表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近30篇。先后主持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
(2)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走差异化发展思路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围绕3个学科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6篇,其中被SCI收录41篇、被EI收录54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1项,获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无机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3)学科基础扎实,学科支撑力量较强。本学科现有硕士生导师2人,在中国体育彩票农业推广硕士植物保护领域中设立了新型化学农药的合成方向;本学科有3个本科专业作为支撑,2006年至2011年招收本科生1308人,毕业636 人。
(4)发挥材料学科应用性强的学科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成效较好。先后与娄底市红太阳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娄底市辉宇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解决了相关企业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本学科为娄底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有83名本科毕业生先后在红太阳电源技术公司、辉宇科技有限公司、鑫星电子陶瓷有限公司等就业,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由于本学科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与国内、省内重点高校同类学科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
(1)学科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本学科大部分教师属于中青年,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比偏低,急需培养或引进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2)科研项目立项数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立项数量偏少,特别是应用研究国家级项目尙需增加。
(3)服务地方经济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需要大力推进与加强企业的技术合作服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邮箱:rwhuaxue@126.com 地址:湖南娄底市氐星路 招生咨询电话:陈老师13873819713 朱老师13873849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