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一:生物农药筛选与开发应用 |
2012-11-03 09:28 |
目前,本方向人员所做工作的主要内容、优势特色和可能取得的突破 (1)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硕士生生物农药、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与利用等课程; (2)科研方面: A. 微生物农药研究。重点瞄准素有“植物癌症”之称的青枯病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展生防菌株的筛选与活性成分研究,并研究生防菌防治青枯病的作用机理。目前,已利用现代分离技术,通过室内活性跟踪法对已筛选的3株生防菌株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着手开展结构鉴定和理化性质研究,同时进行活性物质防治青枯劳尔氏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B. 植物诱抗剂研究。重点以水稻稻瘟病为研究对象,从中草药等特色植物资源中筛选对稻瘟病有明显诱抗作用的植物材料,并从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角度对植物活性成分诱抗稻瘟病机理进行研究,辅助 QSAR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和分子设计,确定活性结构和药效基团,采用电子等排和基团拼接等技术进行合成,结合生物筛选和田间生测评价目标化合物的诱抗活性。 本方向的优势与特色: (1)前期研究基础良好。该方向获得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杰出青年基金和1项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目前已筛选出防治烟草青枯病的3株生防菌株,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效优良;已证实了前胡对水稻稻瘟病具有诱导作用,并对已分离纯化的3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化学结构鉴定,同时初步阐述了水稻稻瘟病的致病机理以及稻瘟病诱导抗性产生的机制。 (2)产业化前景广阔。青枯病和稻瘟病均是一种发生面积大、灾害重、防治难的病害,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防效并不显著的情况下,生防技术已成为大势所趋,同时随着人们农产品安全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对生物农药的需求日益加大,开发生物农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可能取得的突破: (1)有可能开发出一种有效防治青枯病的生物农药,并初步探明生防菌株活性物质防治青枯病的机制,为以活性物质为有效成分的防治青枯病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2)有可能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防治稻瘟病的“疫苗”,并开创一种从天然植物角度获得稻瘟病诱抗剂的新方法,推动新颖植物诱抗剂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