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学科成功举办植物保护专业能力竞赛 |
2021-10-26 11:05 |
为推进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专业举办第一届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能力竞赛。此次大赛以“服务乡村振兴,培养卓越人才”为主题,共计280余学生参加竞赛。
本次竞赛分为四个模块,着力于全面发展植物保护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实践、沟通交流能力。在专业知识竞赛模块,共计260余人参加了专业知识竞赛,从植物保护6门专业核心课程题库中通过学习通软件随机组合一套试卷,参赛选手经过前期模拟复习,认真完成专业知识答题。
学生参加植保知识竞赛
在昆虫标本制作鉴定和植物病虫草害图片识别模块,标本制作比赛考验了参赛选手们速度和准确度,参赛选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操作。参赛选手还将昆虫借助昆虫针插入固定于泡沫板,蜻蜓、蝴蝶等昆虫还需用到展翅板来舒展翅膀,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植物病虫草害图片识别考研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牢固性和速度性,通过PPT展示病虫草害图片,参赛选手准确的书写病虫草害的属名。
学生在昆虫标本制作和病虫草害图片识别
在生态(昆虫)微景观制作及 PPT 展示模块,黄欣团队的“橘势大好”向大家展示了橘园绿色防控主要技术;何秀云团队“我的老年生活”为大家展现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悠闲生活。“依山傍水”、“水光山色”、“十里眼光,三寸天堂”等微景观作品表达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态(昆虫)微景观制作及 PPT 展示
在学术沙龙模块,张余杰博士首先为老师和学生做了“贵州小贯小绿叶蝉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学术报告,并分享了在博士科研过程中的趣事。研究生王艳霞、黄琳雅,本科生何凯、胡琼、马英群分别分享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
张余杰博士和王艳霞研究生同学做学术报告
通过植物保护专业能力竞赛,使得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验技能操作、创新实践能力等得到提升,学生的实验思路、科研方向、合作交流等得到锻炼,营造了学植保、爱植保的良好专业氛围。同时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拓宽了教学思路,扎实推进了学院学风建设、专业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发挥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改的积极作用。(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学科供稿)。
陈勇院长为获奖学生颁奖和获奖学生合照
(图/李意成,文/郭开发) |